本文是Kevinshao的第138篇原创文章
01
快上火箭吧!
雪莉·桑德伯格,是脸书的现任首席运营官。
在2012年为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做演讲时,她提到了谷歌前CEO艾里克•施密特对她的职业忠告:
重要的是坐上火箭。
当公司在快速发展并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时候,你的事业自然也会蒸蒸日上。
当一个公司发展较慢或者前景一般时,公司就会变得不景气,办公室政治也会随之出现。
如果你得到了坐上火箭的机会,别管是什么位置,上去就行。
进入互联网大厂就如同坐上了火箭。
互联网行业在快速的发展,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机会是非常多的,不仅能get到新知识和新技能,还能更快的获得晋升机会。
互联网大厂竞争是非常的激烈,都在你追我赶,谁也不肯落后,一门心思求发展,没有精力搞办公室政治。
坐上了火箭,意味着晋升速度快、发展空间好,还有机会发现绝佳的创业机会。
02
谁人不曾996?
互联网大厂的996加班制度饱受诟病。
在我看来,996还远远上升不到“拿命换钱”的道德高度。
我目前所在的企业是个大企业,毕业三年之内的大学生或硕士生很多。
据我的了解,他们晚上睡觉的时间差不多都在零点以后,早上七点左右起床。
晚上如果不加班,也是要待得很晚。
大多数人都是待在公司宿舍里打游戏、看剧和刷APP,这些可都不比加班轻松。
华为的床垫文化恐怕很多人已经忘了吧?
在华为的办公室里,每个员工的办公桌下面都有一个床垫,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,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,做累了就睡一会,醒来再接着干。
华为能有今天,床垫文化应该功不可没吧?相应的,华为发展了,回馈给员工的可不薄。
试问,谁不曾经历996?
在发展越快速的互联网行业,对时效性的要求就越强,为了争分夺秒的抢占技术高地,加班必然在所难免。
上高中的时候,何止996?
创业的人更不用说,必须全力以赴,必须All in!
而对于打工人来说,996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。
听过一个段子,说在多年前的意大利,农庄雇了中国同胞割稻子。
多劳多得嘛,这些同胞每天天没亮就开始干,干到天完全黑下来,前后十多个小时。
经营农庄的意大利人一看,这不行啊,不休息哪行,于是要求这帮同胞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。
同胞们二话不说,直接要求付清钱款,然后卷起铺盖走人。
不干十多个小时,赚不到钱,谁给你干?出来打工,不就为了多赚几个钱吗?
勤劳的中国人,愿意做事,吃得起苦,为的只是多赚点钱——有时把钱看得比命还重!
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,家境不足以支持他四平八稳的朝九晚五。
进入了互联网大厂拿高薪,996就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。
大多数凤凰男,读大学可能就已经把家庭掏空,读研可能就要借贷了。
等到他们就业了,最重要的是尽快还上贷款、养活自己,并有余力改善家庭条件。
互联网大厂提供丰厚的收入,但是需要加班的。
进入大厂的环境,即便你想不加班,可是周围的人都在加班,你能心安理得的5天8小时?
我上网查了查,要进入那些互联网大厂是并不容易的。没有985或211、没有硕士或特定专业的本科,还很难进呢。
你不去,别人挤破头皮要进去。
03
保持职业生涯旺盛的竞争力
和收入高、发展快、机会多、要加班的互联网大厂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类似于我毕业后进入的那家国企的组织。
那样的组织,我的感受是,那不是年轻人应该待着的环境,只适合养老。
记得我刚加入那家国企时,事儿是不多,但收入奇低。像我这样没有家底的人,真的扛不住。
年轻人晋升是很难的,因为在前面排着队的人太多了。当时的我觉得除了熬时间,晋升时没有别的可能了。可是要熬时间,也要知道何时能熬出头才对,我看不到曙光。
我有力没处使。难得有点事情,我就很卖力的去做。可是那些大叔和阿姨却觉得我太积极,他们自己是悠闲得很。
我感受不到他们的进取心或创造力,整个组织死气沉沉,缺乏流动性,没有活力,很难有创造力。
这样待下去我要成为废人了——我终究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,斗志一天一天被消磨。
消磨了斗志,也就没有了职场竞争力。
当时的我,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国营企业,可以不负责任的过得很安逸。可是年轻的时候选择了所谓的安逸,年龄再大些靠怎么出来混?
于是,在熬了10个月后西甲直播,我跳槽进入了一家台资企业。那是一个有大量年轻人的工作环境,有加班,有竞争,有上升空间,使得上力气、放得开手脚。
我恢复了活力。
那个时候我很拼的,回头看看当时确实很辛苦。但是年轻的时候,辛苦就对了,舒服等年龄再大点吧。年轻的时候不拼,等老了再拼?
在之后的职业发展中,我都让自己置身于类似的工作环,时常加班,总有竞争。
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持续的保有职场竞争力。
而在如今的互联网大厂里,各方面都比我服务过的那家台资企业好很多。大家都是年轻人、同龄人,争强好胜,相互竞争,相互追赶,是保持职场竞争力的绝佳场所。
经过了互联网大厂的历练,即便在一定的年龄被优化被整合,到其它厂里还会是香饽饽。
---THE END---
声明:文字原创,图片如侵权,敬请联系删除。